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广告位招租
联系电话:13518188210

少数民族概况

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1、满族人士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为最。满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汉族先进思想和知识,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服饰。由于历史上各民族间交往频繁,满族和汉族在漫长的杂居生活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丰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满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经历过多次重大社会变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壮族之后、回族居第三位。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满族逐渐融入到汉族之中。清王朝入关后,满汉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满族在清代是一个强大而又具有民族意识的民族,他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一定影响,因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满族源远流长,追溯起来,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演变为女真。清代统治者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实行特殊政策,在政治、经济上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或排斥汉族,使汉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满族的节日多姿多彩,以农历正月初一到六月中旬最为常见。满族节日与汉族相同。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它起源于清代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对满族的政治统治和军事压迫,并与汉族传统的清明节相混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逢年过节,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泼水节”。还有一些与汉族相同或相似的节令性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是春节和元宵节,二月二等为主体,端午节,中秋节。满族人把举行颁金仪式叫做“发银元”或“发银”。其中,满族是最有代表性的,而极具民族特色的,就是颁金节日了。还有一种特殊的庆祝方式——举行“颁金节”,即由旗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向皇帝呈献金银首饰,以示庆贺。每逢节日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等仪式、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民间风俗,与满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此之前一年十二月初十至十五日是颁发金节,又称大颁金。它是一个古老而隆重的节日,由皇帝亲自颁赐金银制作而成,象征着吉祥平安。颁金节是满族“族庆”节日之一。1989年10月,正式确定每年12月3日为“颁金节”。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过起了“逐水草迁移”般的游牧生活。在漫长而又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用自己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他们不但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并且还遗留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古老而又神秘的足迹。在我国的大部分草原,均留下蒙古族牧民的足迹,曾经的“草原骄子”。茫茫草原中,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游牧生活中形成的节日文化。每年的七、八月牲畜肥壮季节,都要举行“那达慕”会议,拥有蒙古族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民间举行文体娱乐大会庆祝收获。“那”字下面,也有很多与祭祀有关的风俗与仪式。在赛马节上举行的骑射比赛就是其中之一。“那达慕”大赛上,具有惊险刺激的特点,令人心动的赛马、摔跤比赛,令人赞赏地射箭,拥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风采。“那达慕”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举行的大型节日活动之一。蒙古族用“9”来表示吉利。

3、回族人民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具有其特有的习俗与文化传统,其中,以“开斋”风俗最为重要。开斋节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及同当地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的交融,历史上,在经历了通婚等多方面的因素后,逐渐形成回族。开斋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流行的宗教活动,在不同民族间有着广泛影响,对各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产生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开斋节的仪式非常隆重,内容十分丰富。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开斋时,先请本家人吃肉,然后请外族人吃酒,最后请其他家庭成员参加。通常由其本家或家族成员交替主持。开斋节又称“开房节”,即把家中所有的家具都搬到一个房间里去居住。每岁希吉起源,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一、禁止吃肉,严禁饮酒。开斋,是回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体现了绝大多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人们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开斋时由全族共同参加,以家庭为单位,不分男女老幼。回族男子12岁以上,妇女年满九岁身体健康者都应该绝食。解放后,国务院将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人民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包括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载了苗族人民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苗族是个既古老又神秘的民族。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且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民间工艺和民间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穿花苗”。苗族先民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代,那时活动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由于历史上战争频繁,迁徙不定,苗族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苗族是个古老,神秘的民族。苗族的先祖最初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期。苗族旧时崇尚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人民把自己的信仰和崇拜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美术形式——蜡染。苗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服饰所代表的物质文化,和音乐所代表的精神文化。一、苗族的服饰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节日多,除传统年节外、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节日比较繁多,但各地称呼,过法皆不同,传统节日,以苗年为多,最为隆重的是牯藏节(13年一度)。

5、藏族人民

藏族是汉语里的一个民族。“博”是藏族特有的一个民族名称。“博”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故藏族自称其人,称为其人。藏族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种植业和采集业。西藏藏语称“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叫“博巴”。藏族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体系,并以其特有的方法治疗疾病而着称于世。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独特的习俗。藏族人民喜爱歌舞,尤其喜唱“年米歌”。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风光秀美,神奇无比,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人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至三月五日为“年米赛”和“年祭”。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丰富的文化。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年米赛,年祭节”这两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而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或消亡,并传承和发展藏族民间节日。在过去,许多传统日与宗教活动有关。因此,藏族民间节日不仅有丰富的物质内涵,而且还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这一切,是藏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现象。其中,除夕夜又被称为“年三十”。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万事如意。这天各家各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天早晨,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带上礼物来到寺院参加祭神活动。藏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是年,即藏历的正月。他们用自己手中的彩带或银器,向神灵祈祷吉祥平安。跳过神坛之后,年轻的男男女女们穿上盛装到广场上载歌载舞。姑娘们身着艳丽的服装,手捧鲜花,头缠红绳,手持彩带,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盛会。除夕之夜,人穿得富丽堂皇,形状怪异的假面具,是唢呐制作,海螺、大鼓表演,追求大而全的“跳神会”活动。妇女们则穿上艳丽的衣裳,在村头或寨尾吹笙吹奏,表达她们对新春佳节的向往之情。女孩则穿着节日的盛装,山坡上堆着篝火欢歌笑语,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女人们也在一起跳舞,表示对新年的祝福与憧憬。小伙子们狂欢作乐,欢歌笑语,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的意思。一到春节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祝你在新的一年中好运。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在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及社会风貌。傈僳族,中国古老的民族,有文可考,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在长期生活与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境内、云南边境金沙江流域地区后,受战乱及其他原因的影响,逐步迁到滇西怒江沿岸定居。在长期生活过程中,这些节日和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下来,而且还不断发展变化着。傈僳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其中,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习俗则更加绚丽多彩。从此,这个地区又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1985年6月11日,设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傈僳语把这个节日称作“刀节节”,意思是说,傈僳族过了刀杆节就意味着要被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力,失去了对土地和生命的依附关系。其中傈僳人的仪式最盛大,他们的传统节日是刀杆节。节日中最热闹的要数刀杆节了。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怕上去,火海怕闯进去”的精神而设立的。

7、傣族人民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远在1世纪,汉文史籍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遗嘱,定名为“傣族”。解放后,国家承认了傣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并将它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予以保留和发展。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它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风俗习惯。傣族流行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因此傣族人民有不少节日与佛事有关,其中最为隆重、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泼水节了。例如泼水节,是最主要的民族节庆。傣族的泼水习俗起源于原始时期。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傣人把泼水节称为“大宴”或“大节”。是在民间泼水节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一天,人们要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变成一片汪洋大海,然后向大海中泼去冷水和清水,以庆祝一年之中的最后一次丰收。届时将赕佛宴客,宴饮僧侣和亲友以泼水祝贺。泼水节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傣族民间称泼水节为“曼达”、“曼达帕”。傣族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也是傣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泼水活动在傣历新年节庆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8、壮族人民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为岭南土著民族之一。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建国以来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民族服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壮族的服饰文化。壮锦凝聚着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更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高超技艺蜚声中外,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壮锦与南京的云锦等、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宗教信仰比较丰富的民族。壮族崇尚原始宗教及其先民,有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他们认为,一年之中只有一个月为吉日,其余时间都要阴历十二月或一月进行祭祀,才能使神灵保佑平安健康。每年阴历正月祭神,为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壮族民间流传许多有关祭祀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其中尤以迎神赛会较为常见。著名节日是一年一度举办的“三月三”歌节,最隆重的喜庆日子莫过于春节了,二、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扫墓、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又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六月初八祭社火,也叫“吃鬼饭”或“做鬼饭”,俗称“吃年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举行“送灶神”仪式,是壮民族的一个传统佳节。在壮族民间,送灶神习俗源远流长,它源于原始先民们的祭祀。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一带有传播、广东等地壮族同胞,与汉族共度春节。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壮族人民在农历新年的时候,都会做很多美味给亲朋吃,表达了对其一年来辛勤工作的谢意。在春节期间,人们除了互相拜年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送灶神,俗称送灶。大年三十晚上,在节日那天备齐大米,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之意。过立节是每年除夕晚上举行的活动,也称“送年”或“打鬼”。过立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备些粮食,比如大米,糯米,玉米,黄豆,甘蔗,红薯等等、花生、酒酿等等,并且将这些食物在灶膛内焚烧,以示除旧布新。在腊月二十三至二十四这几天,是农事繁忙季节。预示来年将获得农业丰收。“压岁钱”是春节期间用各种物品做成的一种特殊的礼品。“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包粽子钱、过大年钱”。用竹筒或木棒做成一个小纸袋,里面装有米、糖、油等物质,再加上红纸,上面写上各种吉祥话。有的还包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粽粑。这些钱,不仅可以用来买年货、吃肉菜等,还能起到祭祀祖先、祈求平安的作用。就壮族人民传统而言,过年就是和“打谷”一起过、“放鞭炮”同样重要。每年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穿上崭新的衣服出门迎接新年,这就是所谓的“年相”。元旦清晨,天还没有亮,人们于是起床换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接新春,女士们争相到河边、水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9、土家族

广大土家族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解放前,土家族人民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以采集狩猎为生。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统治,民族压迫的状态,他们没有语言。解放前的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壮傣语支。土家族把“毕兹卡”称为(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土家族就已使用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了。因长期和汉民族混居共存,其中不少人会说几句汉族话,或者普通话。解放前,土家族人口稀少,只有三万多人。大多数人懂汉语,仅在少数聚居区,土家语至今留存。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苗瑶语支,主要有土语和土家语两种方言,其中以土家族使用最多而又较为稳定。土家人过节多姿多彩、形态各异。土家人民喜欢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并加以传承发展,其中包括过年的习俗。土家族民间极其注重传统节日,尤以春节期间最为盛大。春节是我国人民传统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土家人眼里,年,就是循环与轮回,一年之中,春节是主要的。土家人认为春节是一年里最喜庆、最有意义的日子。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到时候要去吃社饭、端阳节吃饺子重阳节打粑粑。人们要穿新衣、戴新帽,还要用红纸剪“龙”字贴上门环以示吉祥。春节祭祀,素有送子祭祖,走亲访友的风俗。土家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春节习俗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土家族旧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为诸神之首,每年长敬祖,初一、十五也要弄小敬。因此,土家人过起年夜饭来格外隆重热烈。土家人把春节时期视为一年之中最为繁华的时期,故称“正月没有节日是过不好年的”。所以土家人在除夕晚上要到山上打柴烧火来庆祝,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土家族是个罕见地度过了两个大年头的民族,即赶着汉族春节前的一天多过春节,俗称“赶年”。“赶年节”又叫“迎新年”,俗称“打灯夜”,是每年腊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晚上举行的祭祀活动。土家人称春节为“赶年”,意为“赶早天”“赶晚天”“过年”。土家族人对“赶年”有着特殊而浓厚的感情。张家界土家族人有一句老话:“三十六、跌了一跤”;“六十、七十、八十”等。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得歇歇脚,要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日子,过个好年头。“人满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意思是说在一年里有六个月没有过节日了,而土家人却把这六个月份称为赶年节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赶年节”。在土家族地区,“赶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活动。由于土家人的观念,死亡最多的年龄是36岁,祸事几率最大,故民间凡事总要回避“36”。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各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余个族群。“高山族”的称谓,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产生的,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广,素有“森林宝库”之美誉。高山族主要以狩猎为生,也从事农耕生产。由于与外界长期隔绝,经济贫困,高山族的文化比较落后,在很多方面仍保持了原有的面貌。高山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主要包括春节、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八、九月十八日以及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其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新年节俗的核心。它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为了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以及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物产丰富而举行的活动。如“丰年祭日”和“丰岁祭日”,也就是说,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丰年祭”或者“丰岁祭”,七月一日为“丰岁祭。“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高山族中最为隆重。

11、纳西族

原牧于青海省黄河一带、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下,一直到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各个族群,纳西族就是其中之一。纳西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但也保留了一些原始宗教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纳西族的祭天活动。纳西语纳西族称为“纳日”,意为“美丽而又神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纳西族族”,也叫“纳日族”或“纳西”。“纳”意为极大或崇高,“西”,为人之义。“西人”一词在纳西语和彝文文献中也有不同解释。他们以“纳西族”自居,也就是古羌族人后裔。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观念和宗教信仰。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视天地万物为神灵主宰。他们有一套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祭天、拜地、拜祖先崇拜。他们相信天地山川皆为一神所造,因此,人们又称祖先为“神汉”。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与神灵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转山节”祭狮子山,是人们崇尚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2、布朗族人

布朗族为远古濮人后裔。唐称“朴子蛮”,元,明两代均有,清称“蒲蛮”,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以往,布朗人有着不一样的宣称。其传统文化以农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志统称为布朗族。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三个传统节。主要节日有年节,月节,季节,夜节4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几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旧时布朗族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如“三月三”,“六月六”等是最盛大的传统节祭日。这些节日举行祭祀、庆典,以求神灵保佑。山哈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这些节祭日的主要内容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傣历每年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3、阿昌族人

阿昌族大多聚居在云南,这是中国云南最早的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因居住地而异,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其中“蒙撒”和“对撒”两个支系在语言上很接近。都是靠打猎谋生,生活较为朴素。解放前曾称为“哈尼族”,现在又叫“拉祜族”。解放后统称阿昌族。会街,阿昌族人的传统集会场所,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会街内容丰富多彩,有祭祀、歌舞表演等活动,还有生产劳动、节日庆典等方面的内容。阿昌族笃信小乘佛教,会街原来是宗教集会的场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群众性活动。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极具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会街有其特定的活动内容,形式以及仪式,并形成了一定的风俗礼仪。宗教节日以进洼地(关门)、出洼地(开门)、烧白柴、泼水节为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初三这段时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宗教仪式活动。其中,烧白柴最为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初三,是本族人民最为重视的一个盛大节日。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如以火把节最为盛大,而以泼水节最为热闹。这些节日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和延续的,它民族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举办的各种传统佳节又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春节。

14、怒族内部

怒族是云南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阿龙”。以及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等民族、纳西族是一个错杂居住的族群。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熏陶,形成其特有的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俗活动。节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怒族传统的节日就是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之节,包括,过年的喜庆气氛是最浓烈的,既凝重又朴实。春联、花篮、绣球、跳绳等都反映出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春节,是中国少数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又是全球第一个春节。春节期间,人们在家中或外出踏青、放风筝、玩纸牌等游戏来迎接新春佳节。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县怒族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人们聚集于山顶上,举行盛大仪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每年二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家家上山摘鲜花,再用花篮把它送回家,使亲人团圆,喜庆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把自己喜欢的鲜花献给神灵或祖先,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谢之情。地方上又称鲜花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办。

15、鄂温克族人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他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人口约一万二千余人。其经济是游牧的刀耕火种型经济。主要从事畜牧和农业,少量从事狩猎业。生活方式与其它少数民族不同,没有固定住所。他们靠打猎谋生,并以猎、采集、渔捞为业。由于居住分散,因此没有固定居住地,所以语言也不相同,主要靠口头相传。鄂温克是一个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这个部落的先民,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活得非常冷,很长。由于长期与大自然斗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就是冬季猎捕活动。地处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之中,至今仍保存有鄂温克人及炊烟的脚印,其聚落为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有“北极村”之说。每年在此举行祭祀仪式,内容是狩猎,称为敖包节。人们把自己捕获到的鹿作为礼物送给神灵或祖先,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并以此来祈求丰年福禄。敖包节是鄂温克的一个宗教节日然而,并开展许多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敖包节也叫“米阔勤节”,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习俗,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敖包节举行祭祀、歌舞与竞技为主,每年举行多次。其中最为隆重的是二月十五的敖包节。除春节等节日与附近其他民族一样,鄂温克族也会在农历五月下旬选择“米阔勤”这个节日

16、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一种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二,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鄂伦春族一般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主要从事狩猎生产,以采集为生。新中国成立后,统称鄂伦春族。由于居住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所以有许多习俗都与内地有所不同。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节日–篝火节。这是一个传统而又隆重的节日。这一夜,旗内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举行了隆重的歌舞,为喜获丰收,祭神致祭,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就是着名的“火祭”。在这一天,鄂伦春人要燃起篝火,欢歌载舞,欢度自己国家的节日。他们认为火具有神奇力量,能驱邪除魔。腊月二十三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每年这一天都要用篝火祭祀火神。火祭活动既流行于民间,并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一天,人们聚集起来,燃着猎枪、猎狗等工具,围着篝火尽情地狂欢。鄂伦春的祖先和火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对于火有着特殊的感情,无比靠近篝火。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一带、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同其他兄弟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长期和外界的频繁接触,他们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有赫哲语特征的。它以独特而丰富的语言形式记录着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内容,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珍贵史料之一。史称“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以往的称谓。它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名称。赫哲族以古老的民族自居。早在古代就有了自己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于“东方”及江“下游”一带。赫哲族的历史很久远。如今赫哲族仍保留其特有的民族语言文化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水。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代捕鱼为业的赫哲人,农历7月15放河灯,祭祀河神,并以此祈愿,赐福族人平安渔获。

18、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早期在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流传在西藏墨脱县,林芝市和错那县。门巴,藏语音译,“门隅”,是寺院的意思,意为寺院居住有众多虔诚僧侣,僧人子弟众多。他们居住在离寺庙较远的地方,称为“边城”或“边寨”。“门巴”意为居于门隅的人。门巴族有着其特有的语言与文化,它的宗教信仰受到苯教的强烈影响,也受佛教的熏陶,于是,苯教为主体的社会信仰体系便应运而生。他们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人从事游牧民生活,但绝大部分仍处于原始农耕阶段。门巴族用藏历,节日的数量与藏族相同。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初五为门巴节,亦称“日嘎日”、“日嘎”。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隆重仪式来迎接节日的到来,并在当天晚上吃一种叫做“日嘎”的食物。每逢节日,杀牛宰羊,置办丰盛酒菜宴客。门巴族人认为这一天是一个吉庆、吉祥的日子,因此,在这一天要举行隆重仪式来迎接这一重大节日的到来。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定为“门巴节”,意为一年之中第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门巴节以祭祀、歌舞和游艺为主,内容十分丰富多样。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即藏历四月十五日也,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各个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9、白族人民

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主,其余见于云南、贵州省毕节市及四川凉山州。本文就白族与彝族关系作一概述。白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灿烂少数民族,它有着其特有的悠久历史与传统,并且形成其自身的鲜明特点。白族自称“普米人”,又叫“白人们”。白族称“白伙”“白尼”“白子”,汉语指“白人”。白族自称“白”或“白人”,意为白色的民族。它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白族民歌、白族舞蹈、白族饮食等方面。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遗嘱,正式定名为白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共同性、地域性、宗教性等特点。白族人笃信佛教,有着其特有的宗教信仰体系与风俗习惯。每年农历六月初五为“六月街日”,也就是白族传统的盛大宗教活动——“六月会”。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三月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度是白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现名“三月街道民族节”。白族的主要节庆活动之一就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三月街”,它又叫“踏春会”或“迎新日”。这天,大家盛装打扮、载歌载舞、纵情欢歌、相互恭贺。“二月二”则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白族人把“六月六”称为“六月会”,它是由汉族传入白族地区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习俗。“六月六”,“六月天”、“六月雪”、“六月会”等等,也是和白族联系在一起。白族是个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民族。从古至今,白族人民都把“6”视为圣物。“六月六,吃新米,过跳丧日”就是白族民间对六月六的美好祝愿。这是由于其和白族宗教信仰有关、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白族人对这个数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认为它是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其主要原因:一说白族是6诏(唐初居住在云南大理洱海一带乌蛮6个部落的总称)的后裔。他们都是按自己的姓来命名。六诏是大唐帝国的年度朝贡,每诏一人,共六朝。唐代把这六个部族全部献给了大唐政府。大唐也回赠6份厚礼,各诏取一人。唐朝非常看重这些礼品。因为这六个人分别代表着不同阶层,地位和身份。所以白族民间往来馈赠,必带“6”字;白族的婚礼也讲究用“六抬”来表示新人和新郎结婚时所得到的吉祥祝福。唐“六礼”之一,“六送”意为送礼。唐代“六礼”之说最早见于《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礼四——五礼一。一说取汉语“有福有禄”(既有福气,又有钱财)一词之义。

20、保安族里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有差异,亦称“保安回”。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已有四千多年了。保安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庞大的人口。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居首位。保安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林业等行业。保安族大多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事项。保安族有着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体现出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奉伊斯兰教。在日常生活中,保安族也非常注重对生活用具的保护和利用,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手工艺——保安族手工艺品。它的传统手工艺品采用“三叉”的基本构造,装饰纹样金属器,亦称保安族腰刀、腰带枪等。它由刀把、护手、腰箍三部分组成。著名的保安腰刀已经生产了一百多年,尤其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宗教信仰等内容。据载保安族自有其词,并且流传了许多谚语,格言,歌谣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打油”的谚语,即“油花儿”,即“打了油就像吃了肉一样”。保安族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是相同的,还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各家各户炸制馓子时,油对油高,蜜圈环绕,油香味浓。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域的人们语言、习俗、生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称谓。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各地均有文字记载,但是,并无一个统一采用的民族名称。解放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消灭剥削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责任制,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使广大劳动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前布依人有“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之称。解放以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能体现本民族特点、便于群众生活交流、易于掌握的通用语言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鲜明特征。1953年,贵州省各地布依族的代表经过协商,从形式上看,统一使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称谓。布依族对祖先的崇拜,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传统节日除春节和端午节之外,中秋节以外的“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较为普遍,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有着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及其他内容。一达斡尔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族源在契丹。公元11世纪末14世纪初,他们是从北方游牧民族过渡过来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狩猎和游牧。十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向农耕方向发展,建立起国家。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是为保卫祖国统一而建立的,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侵略第一炮。他们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被清政府誉为英雄。清朝入关之后,他们也凭借自身古老璀璨的文化与勤劳智慧,博得清王朝对于所统治区域内百姓的重视、关怀和扶持,由此使该民族整合为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其中有不少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俗文化现象——过年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春节,并把春节当作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度佳节。正月十六为“黑灰日”,黑灰日这一天人们,对方脸上全是黑黑的,认为涂色愈深,新的一年更是好运连连。

23、德昂族人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改称德昂族。他们用自己的话叫,不是指对该国和该区域的赞同。这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崩龙”是他的头衔,在德昂族的诸支系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人民实行了民族政策,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解放以前以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影响,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这一带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乱状态。他们过着刀耕火种、刀兵相见、刀枪不入的原始狩猎生活,以捕鱼为生。德昂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早出现的民族,早在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的西岸。后来又受汉族文化影响而逐渐汉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节日有歌舞及多种娱乐活动。节日中人们除进行宗教祭祀外,还以吃“白米”,喝“水”为主要内容。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和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多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中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神、谷娘等祭祀习俗包括,祭龙是最有趣的。

24、东乡族

东乡族形成于十四世纪后半期,它由生活在东乡的许多不同的民族成份融合而成,在这些人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及蒙古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人口约有六万余人。生活在甘肃省,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由于在历史上战乱频仍,日子过得艰苦等等,使得这一古老且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少数民族,在今天依然保持着特有的民族风情与风俗礼仪。开斋节是一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对于东乡族的传统民间活动来说。它是一个由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宗教仪式构成的综合性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行,历时三天,通常在这一天起至下一个半月止。这段时间里,人们在村头或庭院中进行祭祀活动。按伊斯兰教的说法: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月,这是一月的开始,也是最后一天,都与新月相见了,斋期已满,次日为喜庆。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除参加祭祀外,还进行歌舞表演、饮食等娱乐活动。这一传统活动和中国南方地区端午节如出一辙,皆为百姓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由于各地习俗不同,因此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它不但是民族的节日,也是一个宗教节日。

25、侗族人民

侗族产生于秦汉“骆越”之际。据史书记载,在汉代以前的古代历史中,曾有过许多与侗族有关的民族部落。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唐代以后称侗人为“三苗”或“蛮”。魏晋以后的人泛称这些部族为“僚”,侗族是“僚”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他们与其他兄弟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及文学艺术。现贵州、湖南等地多产。侗族这个民族,擅长文化艺术创造,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这些习俗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岁时习俗,主要是祭祀祖先,民间歌舞绚丽多姿。侗族的斗牦牛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完整的体系,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研究。崇尚多神,崇尚自然物。侗家人把斗牛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举行,一般有三、五天时间进行一次。侗家人们把斗牛视为最为圣洁的礼仪。侗族民间有一种“斗牛”习俗,即在春节期间举行一场斗牛比赛,以显示自己家族的兴旺发达,并借此向神灵祈祷驱邪迎祥。侗族传统节日,各地区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斗水牛,各村寨都饲养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26、独龙族之一

独龙族旧时有“俅人”、“曲人”之说。在解放前,由于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影响,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居住环境十分恶劣。由于与外界隔绝时间较长,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传统与习俗。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志正称为独龙族。解放前,人们主要从事狩猎采集、农耕等劳动。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领主制的支配之下,生产力较低,社会经济极不发达。解放前,这里的人们以原始宗教为主,信奉“万物有灵”的观念。现大部分生活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河谷。在这个过程中,妇女受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如今已经从这一传统习俗中彻底摆脱出来,步入现代社会。妇女们把纹面作为一种祭祀活动来进行。独龙族世纪中叶还处于原始公社解体的时期,妇女们还崇尚纹面风俗。卡雀哇是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它既不是一种宗教性节日活动,又没有固定的祭典和仪礼。卡雀哇节过后,人便以为进入“上帝的王国”,能和神灵交流。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已发生很大变化,开始由原始走向现代。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仍停留在较为原始的自然崇拜上,或万物有灵的阶段,甚至只有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与宗教有关。过卡雀哇就是每年冬腊月的一天(各地时间不一),节期有多长,常常要看食物准备的多寡。

27、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逐渐南迁中国新疆等地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刚统治新疆时,素有“归化族”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也有、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其中多数生活在离祖国边境较远,离内地省份较远地区。由于历史上民族关系复杂以及语言不同等原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风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与原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重视传统节日,尤以“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除火把节外的其它日子也不例外。除了开火把节,还有一些节日主要是吃荤的。俄罗斯族人对“13”、“星期五”非常回避的原因来自宗教。因为那是耶稣遇难纪念日,因此,应该称这一天为“末日审判日”或者“末日审判”。据《圣经》记载,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曾召13位门徒,传教遍布犹太各地。后被犹大(第13者)出卖,耶稣被犹太的罗马帝国都督彼拉多逮捕,13日(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

28、哈尼族

根据史籍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和其他源于远古羌族的民族,现大多分布在滇西南一带。在古代羌氐人中,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羌系部族,与汉族杂居。由于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迁徙生活,它们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情况相同,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其中包括本民族特有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传统知识,也反映了本民族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哈尼族的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它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个能歌善舞的人、勤劳智慧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哈尼族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哈尼族崇尚多神和祖先的崇拜,传统节日主要是“年份为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节日里除过传统的年夜饭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春节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扫房日,也称过年或年三十。此外还有一个“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尝新节等小节。

29、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时天山上的北乌孙是哈萨克族的先民。到了唐代时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游牧民族。他们主要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习俗,并将其融合到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之中。这些东迁牧民称为“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由于长期生活在大漠南北,他们又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语言。他们和汉民族混居,和谐相处,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从历史上看,他们是游牧和农耕社会相结合的产物,也曾长期居住于草原地带。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境内,少量分布于甘肃阿克塞,青海等地。哈萨克节也称“萨满”或“哈什瓦德”等,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和宋代。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其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萨克节期。从十三世纪末开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哈萨克族旧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节日里人们互相问候和祝福,相互祝愿平安吉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还有一个“那吾热孜”节。他们把劳动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人都喜欢通过劳动创造,表达对爱人的感情、朋友们和社会中所有美好的事物表示祝贺和谢意。每逢重大喜庆之日,他们都要亲朋聚会,欢度佳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婚礼时,由亲朋为新郎新娘献上鲜花,并点起红烛,把新郎和新娘送到火塘旁,然后由亲友们将礼品放在火盆里点燃后送给新人,以示祝福和欢迎。结婚时举行盛大典礼,并邀请亲友出席。哈萨克族认为,只有在主人的主持下,才能进行婚礼活动。抛撒“包尔沙克”及糖果迎接喜事,哈萨克族传统礼俗之一。处罚人的行为叫罚。哈萨克族有罚“7”、崇“7”、尚“7”的习俗。罚跪在地的是污辱者。即将挨打者罚跪,然后把一块石头或者糖球扔给他。就是将被打的人变成石头,用它砸死。罚“7”。有一人证言,即应处以重刑。在哈萨克汗国时期的法典里,污辱胡大,若七人作证,即可石头砸毙;在法律上规定了“犯有重罪者必须立即处死,否则不得再犯新罪”。对于妇女,儿童,奴隶等等,都是根据她们被害之前的年龄来量刑。对妇女、童工等人,也有“以死为罚”之法。杀苏丹等贵族人士,必须处罚普通人7倍的命价;在法律上,对妇女和儿童以及奴隶等的死刑适用,一般也有严格的规定。所有这一切,对于那个时代人的社会地位、道德状况,都给予了苛刻的评价,因而具有很强的纪律性,且为后人沿袭。哈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如有不公正的裁决,可以向7汗提出上诉。以哈族民间文学为例,关于“40”,有很多报导,他们也常用“40”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30、基诺族人

基诺族多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及其毗邻地区。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企业、同时从事畜牧业、林业生产,是一个民族。其历史可上溯到公元七世纪初南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基诺族自称“基诺”,汉译作“攸乐”。解放前是傣族和哈尼族的一部分、布朗族、拉祜族与其他民族混居。解放后,由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逐步与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的古老民族。基诺族旧信仰万物有灵,是原始宗教,并以祖先崇拜为首要地位。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以春节为主、最有特色的一个节日,一般分年初一、十五两个月,还有一年中只有一个月叫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三。春节期间,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仪式。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安排由各村自行决定,但多在农历正月间进行。节日期间,人们相互问候,互致祝贺,并进行一系列传统游戏等娱乐活动。节日活动包括祭祀、歌舞与饮食三方面的。其中祭祀以祭龙、祭土地神为主,其次才是祭祖。每年的农历九月,基诺族即将庆祝一年一度新米节,当地人称它为“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多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乡,有“京族三岛”之称,境内有巫尾、巫头等、山心三个岛屿。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暖湿,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等因素,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不仅是壮族的发祥地之一,而且也是瑶族先民生息之地。1958年以前,京族以“京”、“越”或“安南”自称,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定名为京族。他们靠捕鱼谋生,祖祖辈辈栖息于海边沙滩、密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支,苗瑶语系。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信天主教。它的习俗主要是敬神,祭祀活动相对集中,频繁。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在节日的习俗中,除夕夜是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日子,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一天。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三日为新年,俗称“过大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唱哈节”、(歌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唱哈是用一种特殊乐器在节日里演奏各种音乐,人们称之为“唱哈儿”,又称“放哨儿”。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为“唱哈节”,亦称“哈亭”、“跳哈”等。唱哈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娱乐活动。唱哈多之地,哈亭之地,哈亭为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之建筑。

32、景颇族人

景颇族是从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他们靠打猎谋生,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其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关于他们的来源、迁徙及其发展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在现代文献中,多称为“山头”,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山区为主。

33、柯尔克孜族人

“柯尔克孜”是一个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释义:“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他们声称自己是虎的后代。解放前,由于生活水平低下,人们吃的食物主要靠猎捕,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虎文化”。“拉祜”这个词在这个民族的语言中,“拉”就是老虎、“祜”,就是烤制肉香的意思。“猎”就是捕捉动物的意思。“猎”,狩猎活动的一种,所谓“老虎”,是指该狩猎活动的结果,也是猎物。“老虎”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是对自然界中凶猛猛兽的俗称,是人类祖先与自然斗争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因此拉祜族在历史上素有“猎虎之族”的美誉。

35、黎族人民

黎族生活在海南岛五指山市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演变而来的。他们靠捕鱼谋生,与其它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据史书记载,远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就有人类活动。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先民繁衍生息于海南岛,成为该岛最早的住户。

36、畲族人民

畲族自称为“山哈”,意为居于大山深处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由于迁徙而来。畲人有着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与语言,并且保留了该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极高的民族学研究价值。畲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样,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悦耳动人。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多以汉族为主。

37、珞巴族

珞巴族大多居住在西藏东南部地区,人口只有2300多,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在他们中间流行着一种奇特而又古老的婚姻形式——包办婚。珞巴族也和其他少数民族相同,还有各自的语言与文字,但是由于在历史上受汉族文化影响较长时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种是婚姻习俗“包办婚姻”。一、珞巴族婚俗简介婚姻制度珞巴族以部落形式组成。珞巴,藏族称珞巴,意为南方人之总称。珞巴文化和藏文有一定关系,它最初的宗教是佛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珞巴人逐渐分化出部落、部族或部落联盟等不同形态。解放前家庭奴隶制还在继续。解放后才逐渐发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兼畜牧业、手工业生产,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珞巴族人口极少。1965年8月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

38、朝鲜族

19世纪中叶后开始逃荒并传入中国,1910年已经有23万人,但是更没有中国国籍的。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大量朝鲜人被迫移居中国。

39、毛南族

毛南族是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和岭西原住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保存较好,较为完整的一个民族之一。唐以前傣、宋、元、明伶是其祖先。

40、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有“母亲”的意思。“母”与“子”同音,故称为仫佬族。仫佬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它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着称于世,而且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多产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无文字,多通汉,壮,汉三种文字。

41、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的一个分支,“普米”是白人的意思。

42、羌族人民

羌族现主要聚居于四川西部茂县,汶川县,理县和北川县,羌族自称为“尔玛”,意思是“本地人”。

43、撒拉族

撒拉族大多聚居在青海省循化县,地处黄河岸边。

44、水族的一种

水族以“海水”自称,就是水人。远至秦汉,在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有据可查的相当数量的部落居住,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骆越”的部族发展而来的。

45、塔吉克族人

塔吉克族虽然带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开始,他们就在中国大地上生息繁衍。因对汉族人民长期保持着友好,逐步形成其特有的语言和文化,并且给汉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塔吉克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六成塔吉克族聚居,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46、塔塔尔族人

塔塔尔族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均有分布。在历史上曾经长期生活在我国北部边疆一带。旧名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47、仡佬族

仡佬族,中国古代“僚人”,分散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兼营林业和畜牧业,并在山区采集野果为生。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此处仡佬族主要靠狩猎为生。他们在生产中使用各种工具,其中主要有铁器。手工打铁业颇有发展,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48、土族中

土族大部分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3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49、佤族

佤族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一带有分布、西至澜沧江、东到怒江,南抵怒山山脉。人口约有四十万人左右。解放前因封建统治,佤族人的生活是极端贫困。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佤族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之路。原为“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改为现称。

50、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或“团结”。这个称呼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少见。既非民族名称,亦与汉族之称法不同。维吾尔族大部分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生活的“丁零”族。

51、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叫“月即别”、“月祖伯”等,公元十五世纪逐渐形成民族。

52、锡伯族

锡伯族祖祖辈辈分布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向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现大多居住在新疆和东北一带,分布于内蒙东部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

53、瑶族人民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瑶族在历史上曾有过长足的发展,但是自原始社会末期到秦汉时期,它的社会地位都很低、缓慢发展的状态,到了唐代,它才开始转向封建化,至宋以后渐入封建社会之路。瑶族人对“勉”、“金门”、“布努”、“拉珈”等,以“炳多优之”的面目出现,受经济生活和居住地区的影响,服饰的不同等等,也有称谓3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合称瑶族。

54、裕固族人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县,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乡。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它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气候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区。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其独有的民风民俗及宗教信仰,其中以崇尚祖先崇拜为主要特征。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其语言为汉语借词,主要使用本民族语和当地土话。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

55、彝族人民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艺术。在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当中,人口众多。由于历史原因,其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彝族自称甚多,各地区不尽相同,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这些称呼都是由一些不同的方言而来,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反映了人们对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异。解放前彝语并无完全含义的民族名词。解放后,根据国家规定,才把彝族称为“彝族”.“彝”字最初出现于公元五世纪,到十三世纪末已成为一种文字符号。建国后,以“彝”作为民族统一的称谓。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民族语言普查,才基本查清了这个问题。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能歌善舞,历史悠久,他们不但善歌善舞,并擅长运用音乐表现他热爱生活。彝族民间歌曲丰富多彩,它与诗歌一样,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体裁。彝族古代崇拜万物有灵的祖先。因此,彝族人民把一切事物都称为“神”,认为只有神灵才能统治一切。解放前彝人崇尚原始宗教,古老的风俗与宗教信仰很多。如“六月会”,“六月场”,“六月戏”等等。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是十月年、火把节和区域性节日、祭祀活动及其他、十月年,彝族的传统年份,多选择阴历十月初吉。“火把节”,又称“祭火节”,也叫“跳丧节”。彝族把一年看作是一个循环,每一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并借此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火把节就是彝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民俗性节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又称火祭,也叫火戏,火会或火调。彝族人民相信,火可以驱邪避害,也可以带来好运,因此,民间称火把节为“福寿节”,“丰收节”或“丰收节”等。彝族过火把节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彝族根据彝历选择年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又要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与当地汉族同岁。有些民族则在农历二月初一至初六举行迎神赛会。还有一些地区是和当地少数民族一起过夏节。一些地方的节日活动中还有驱邪祈福的习俗。有些地区是彝族同胞,门前树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有些地方,在春节期间举行“跳神”活动。有些地区将农历腊月廿三作为过年日。彝族民间流传着“腊八吃团圆饭”等习俗。还有部分地区在节日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馍。彝族人在这一天要举行隆重仪式,庆祝新年到来。彝族人把这一天看作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天。春节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着做各种家务,准备年货,为新年作最后冲刺。新年的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了。有的人在屋里放上一只大锅,将水烧开后倒入大米饭。有人在碗里加水,用筷子翻拌均匀,然后倒掉。还有的人把碗放到一个大铁桶内,让桶装满水,然后将它放进锅里煮,煮到一半时就可以吃了。他们将碗中的水比昨天的水重,譬如过年水很重,表现为当年雨水丰沛。

56、穿青族里

县(市,区。另外云南镇雄地区还有一些自称穿青人的人,遗憾的是现在其身份证民族栏中标注的多为白族云南省官方资料中已经没有穿青人这个待定民族了。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穿青人人数大约为六十七万人。

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一,引言一个少数民族作一简单介绍

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介绍ppt,少数民族介绍视频

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名族,分别是:

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等、

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等等、

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等等,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和壮族。

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交错杂居的特点等等。各民族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历史形态。我国各地区均有不同的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方也是如此。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居住汉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根同源,共同生活在一起。受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都不相同,它的人口结构亦不尽相同。从总体上看,汉族与其他民族杂居或聚居于同一区域内。这种分布模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间相互来往,流动而成。

我国的少数民族,尽管人口众多,但分布很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民族聚居。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物产富饶。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到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达到了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我国着名的五大天然牧区,都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为我国蓄积量55.9%;人均占有森林和木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人数的65.9%。我国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不但品种多,且分布较广,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林业大基地。此外,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

扩展资料等等: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有较大差异。这种情况在一些民族聚居县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条件各异。在我国人口分布中,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于边远地区或山区。以西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8人。

两大特点:

一,小聚居,大杂居。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在同一地域内又有若干大小悬殊的民族聚居区域。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由于在历史上民族成分的复杂性,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各地区已形成不同种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完全统一过,但各民族都有着共同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同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内蒙古、新疆、西藏和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还居住着为数不少的汉族杂居,在其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二是分布广,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第四,文化层次低,教育水平差,文化素质偏低是我国各民族语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是人口基数较大,并以汉族为主体。第四,人口文化素质低。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第四,各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力量。少数民族尽管分布很广,但,其居民主要仍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第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是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广量大,且大多与国家接壤,它在维护与发展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二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56个名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原创文章,作者:聚禄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xso.cn/18965.html

(0)
聚禄鼎的头像聚禄鼎
上一篇 2022年12月7日 上午8:32
下一篇 2022年12月7日 上午8:3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