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是什么物质,以太是什么宝石

广告位招租
联系电话:13518188210

【以太】是什么意思?

以太是什么物质

以太 开放分类: 物理学、天文学 以太(Ether)是一个历史上的名词,它的涵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希腊,以太指的是青天或上层大气。在宇宙学中,有时又用以太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17世纪的笛卡儿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 在笛卡儿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以太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觉,但却能传递力的作用,如磁力和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力。 后来,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光的波动说是由胡克首先提出的,并为惠更斯所进一步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波的理解只局限于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这种媒介物质就称为波的荷载物,如空气就是声波的荷载物。 由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除了作为光波的荷载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来说明引力的现象。 牛顿虽然不同意胡克的光波动学说,但他也像笛卡儿一样反对超距作用,并承认以太的存在。在他看来,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因而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电、磁和引力等不同的现象。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以太的振动不是光,因为当时光的波动学说还不能解释光的偏振现象,也不能解释光为什么会直线传播。 18世纪是以太论没落的时期。由于法国笛卡儿主义者拒绝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而使牛顿的追随者起来反对笛卡儿哲学体系,因而连同他倡导的以太论也一同进入了反对之列。 随着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天体力学方面的成功,以及探寻以太得试验并未获得实际结果,使得超距作用观点得以流行。光的波动说也被放弃了,微粒说得到广泛的承认。到18世纪后期,证实了电荷之间(以及磁极之间)的作用力同样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于是电磁以太的概念亦被抛弃,超距作用的观点在电学中也占了主导地位。 19世纪,以太论获得复兴和发展,这首先还是从光学开始的,主要是托马斯·杨和菲涅耳工作的结果。杨用光波的干涉解释了牛顿环,并在实验的启示下,于1817年提出光波为横波的新观点,解决了波动说长期不能解释光的偏振现象的困难。 菲涅耳用被动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他提出的理论方法(现常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能正确地计算出衍射图样,并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菲涅耳又进一步解释了光的双折射,获得很大成功。 1823年,他根据杨的光波为横波的学说,和他自己在1818年提出的:透明物质中以太密度与其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的假定,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出关于反射光和折射光振幅的著名公式,它很好地说明了布儒斯特数年前从实验上测得的结果。 菲涅耳关于以太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是导出光在相对于以太参照系运动的透明物体中的速度公式。1818年他为了解释阿拉果关于星光折射行为的实验,在杨的想法基础上提出:透明物质中以太的密度与该物质的折射率二次方成正比,他还假定当一个物体相对以太参照系运动时,其内部的以太只是超过真空的那一部分被物体带动(以太部分曳引假说)。利用菲涅耳的理论,很容易就能得到运动物体内光的速度。 19世纪中期,曾进行了一些实验,以求显示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运动所引起的效应,并由此测定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速度,但都得出否定的结果。这些实验结果可从菲涅耳理论得到解释,根据菲涅耳运动媒质中的光速公式,当实验精度只达到一定的量级时,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速度在这些实验中不会表现出来,而当时的实验都未达到此精度。 在杨和菲涅耳的工作之后,光的波动说就在物理学中确立了它的地位。随后,以太在电磁学中也获得了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贡献。 在法拉第心目中,作用是逐步传过去的看法有着十分牢固的地位,他引入了力线来描述磁作用和电作用。在他看来,力线是现实的存在,空间被力线充满着,而光和热可能就是力线的横振动。他曾提出用力线来代替以太,并认为物质原子可能就是聚集在某个点状中心附近的力线场。他在1851年又写道:“如果接受光以太的存在,那么它可能是力线的荷载物。”但法拉第的观点并未为当时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所接受。 到19世纪60年代前期,麦克斯韦提出位移电流的概念,并在提出用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电磁场的普遍规律,这组方程以后被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出电磁场的扰动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每秒31万公里,这与当时已知的空气中的光速每秒31.5万公里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麦克斯韦在指出电磁扰动的传播与光传播的相似之后写道:“光就是产生电磁现象的媒质(指以太)的横振动”。后来,赫兹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的电磁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波的性质,这样以太不仅在电磁学中取得了地位,而且电磁以太同光以太也统一了起来。 麦克斯韦还设想用以太的力学运动来解释电磁现象,他在1855年的论文中,把磁感应强度比做以太的速度。后来他接受了汤姆孙(即开尔文)的看法,改成磁场代表转动而电场代表平动。 他认为,以太绕磁力线转动形成一个个涡元,在相邻的涡元之间有一层电荷粒子。他并假定,当这些粒子偏离它们的平衡位置即有一位移时,就会对涡元内物质产生一作用力引起涡元的变形,这就代表静电现象。 关于电场同位移有某种对应,并不是完全新的想法,汤姆孙就曾把电场比作以太的位移。另外,法拉第在更早就提出,当绝缘物质放在电场中时,其中的电荷将发生位移。麦克斯韦与法拉第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不论有无绝缘物质存在,只要有电场就有以太电荷粒子的位移,位移的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当电荷粒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时,将形成电流,这就是他所谓的位移电流。对麦克斯韦来说,位移电流是真实的电流,而现在我们知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极化电流)才是真实的电流。 在这一时期还曾建立了其他一些以太模型,不过以太论也遇到一些问题。首先,若光波为横波,则以太应为有弹性的固体媒质。那么为何天体运行其中会不受阻力呢?有人提出了一种解释:以太可能是一种像蜡或沥青样的塑性物质,对于光那样快的振动,它具有足够的弹性像是固体,而对于像天体那样慢的运动则像流体。 另外,弹性媒质中除横波外一般还应有纵波,但实验却表明没有纵光波,如何消除以太的纵波,以及如何得出推导反射强度公式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是各种以太模型长期争论的难题。 为了适应光学的需要,人们对以太假设一些非常的属性,如1839年麦克可拉模型和柯西模型。再有,由于对不同的光频率,折射率也不同,于是曳引系数对于不同频率亦将不同。这样,每种频率的光将不得不有自己的以太等等。以太的这些似乎相互矛盾性质实在是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 19世纪90年代,洛伦兹提出了新的概念,他把物质的电磁性质归之于其中同原子相联系的电子的效应。至于物质中的以太,则同真空中的以太在密度和弹性上都并无区别。他还假定,物体运动时并不带动其中的以太运动。但是,由于物体中的电子随物体运动时,不仅要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还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其中将出现电介质运动电流,运动物质中的电磁波速度与静止物质中的并不相同。

以太代表的是什么?

以太原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是被虚构出来的,用来解释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这种虚构的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更基本的自然的存在,所有物质都存在在其中,是一种宇宙介质.宇宙存在于其中,就像鱼生存在水中一样.它应当是透明的,而又无处不在,充满了整个宇宙.遗憾的是,后来的物理学发展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以太并不存在. 但是以太概念却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相反,由于它的传奇身世,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都想借用以太一词的引申含意来表达他们独特的思想,比如我们日常所见的计算机以太网络…. 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本书里,我认为作者利用了以太一词的引申含意,用它代表了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空虚的信仰.就像以太这个词的本意一样—-它代表了:无处不在的无法逃避的东西(以太的本意就是充满宇宙的东西,它必定是无处不在的,而我们既然生存在宇宙中,就注定无法逃避它),空虚的东西(任何物体都可穿过以太在宇宙中生存,所以以太一定是”中空的”,这可以引申为生活中”空虚”的概念),人的一种信仰(以太并不是物理实验发现的,而是人臆想中创造出来的,当时的科学家十分愿意相信它的存在,所以,可以称其为一种信仰.) 由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这本书中的以太一词,代表了一种让人窒息的生活状态,一种抽象的空虚的信仰

什么是以太网?以太网是什么?

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不堪回首啊。当然?以太网就是一种组网的技术规范,现在我们一般都是以集线器或交换机作为核心节点,你自己在家里可以组个以太网。希望你能理解,有些不是。 根据其工作原理,这个没有任何问题?比如很流行的ADSL和CABLE两种就不是,我们家里平时上网的宽带有些是以太网、FDDI和ARCNET,如令牌环,想当年,再解释就复杂起来了。哪些不是呢,使用以太网组网,把各台主机连接到这个核心节点上。 另,我还得学令牌环网什么的,会比以前曾经流利的令牌环网简单很多。 不再往下解释。呵呵,再从集线器或交换机拉很多根网线出来。 具体到组网什么是以太网,把你的平板电脑接入家里的宽带

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以太”

以太是科学家们想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它充满一切真空,大到星际空间,小到原子之间的空隙。它有许多奇妙的特性。比如它没有重量,对任何运动都不产生阻力,等等。以太可是个老资格的概念,几上几下。它最初是右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想象出来的。后来法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几何学家笛卡儿为了说明相互离开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媒介,又引入以太的概念。牛顿也曾认为空间充满了以太,但他又引入了具有所谓“超距作用”即瞬间达到无穷远而不受距离影响的“万有引力”的概念,非常成功地解释了宇宙星际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因此就渐渐派不上用场了。 可是后来的物理学家们又发现,像声音一样,光是一种波。而波总是某种东西的扰动,比如水波就是水的扰动,声波就是空气的扰动等等。那末光波是什么东西的扰动呢?于是人们猜想,一定有一个作为光波的扰动体充满了空间,使得光线能够在宇宙空间传播。并认为由于它的特殊性质,人们是无法观测到它的,而只能发现它的扰动——光波和电磁波(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于是,以太的概念又复活了——人们猜想光波的扰动体就是以太。

什么是以太,以太应该怎样理解?

以太网吧

原创文章,作者:聚禄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xso.cn/137154.html

(0)
聚禄鼎的头像聚禄鼎
上一篇 2023年3月20日 上午8:31
下一篇 2023年3月20日 上午8:3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