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021,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告位招租
联系电话:13518188210

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

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本文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判断。
【关键词】经济发展;内需;经济结构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很多发展专家和理论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探讨。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其不断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跃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实体。但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面临增速下行和通胀压力共存的困境,滞胀风险悄然袭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挑战。(一)物价高位运行2012年4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这也是中国GDP自2011年达到9.7%以来连续第5个季度增幅下降。而在该数据发布5天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推动,3月全国CPI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而更有意思的是,在CPI数据公布的当天,福临门等食用油涨价8%,有地方市场上的香菜达到了10元一斤。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来,在中国学界所进行的对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灰色收入,高达5万亿,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行政审批、金融腐败、公共资金流失、土地收益流失、垄断行业收入。目前在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富人,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私人企业家只是很少数;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着权力或直接、间接与权力有关的人。这也恰恰是人们对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强烈不满的主要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改革,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实质就是向社会甩包袱,把改革的负担,改革的代价全都由加在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上。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一)国际影响因素1.外部需求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而言,外向型特征依然非常明显,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在目前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三者相加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走势,不得不考量这些重要经济体的状况。当前国际需求市场疲软,消费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能源供应能源是经济生产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但是国内能源生产结构与能源需求结构严重不匹配,能源供需缺口大量依靠进口来弥补。而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时期,又需要能源作为支撑,以达到本国经济复苏的目的,致使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形成资源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3.气候变化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及化石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使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给中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二)国内影响因素1.经济增长动力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投资,是一种粗放型外延扩张式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早期存在优势,但它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人民从中享受到的福利与资源、人力消耗不相称,因此是难以持续的。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但随着全球需求市场的疲软,中国出口受限,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有所降低。中国经济发生外部冲击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巩固内需增长基础,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2.产业结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要素供给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改造不良的产业结构的步伐。如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如何加快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而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应加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其主要目标是追求GDP的增长,主要任务是扩大投资规模,主要通过重化工业化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途径以及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当前的经济体制不够完善,要向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混合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方面要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推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改革;社会体制方面要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均等化,提高人们的消费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要以政府转型为主线,大力推进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护环境五大职能的发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带动作用强、创新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引致大型企业的高速增长;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出口拉动的,出现了很多弊端:进口和出口的严重失调,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太大,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导致通货膨胀;长期压低劳动力价格以获取成本优势,直接影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政府对资源价格进行补贴,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本国国民福利的净损失;由于国外市场的需求,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增长应向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以消费为主的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应对相关领域进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方面可建立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公司的工会组织可与股东进行谈判,形成年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社会保障体制方面要有较大的改革,如医疗、卫生、教育等改革,但要有度,过度的社会保障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应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态度推进社保体制的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转型将会加快,公共财政应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而用于个人的生产、消费资料则可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投资体制改革将会加速推进,应以生产型为主想消费型为主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从最通俗的GDP经济指标变化显示,平均环比增长速率达到了13.42%(1979年至2012年间)。GDP总值的环比增速与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两者之差在1989年达到最大值,随后一直呈现差值下降趋势。这预示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小于人口总量的增长。而且,GDP总值的环比增速以1994年为分水岭(图1-1),1998年以后虽然总体看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环比增速在减小。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永久地这样快速进行下去,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

图1-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统计见表1-1。2000年到2008年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08年达到最高峰值后开始下降,2013年该系数为0.4730。

表1-1 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情况统计

(据参考文献[4-5])

* 2014年1月2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

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接近8000国际元,2012年达到9000国际元左右,2013年预计接近10000国际元[6]。如果今后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2014年最迟2015年就可达到11000国际元水平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回落“点”。在人均11000国际元水平上增长速度“自然回落”是顺利渡过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的成功标志,这是一种潜在增长率的下降[7]。到那时能源的供求状况就会出现不同于现在变化的新情况。因此,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必须解决能源供给或将成为瓶颈的问题。

如何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如何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说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建立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强国富民的物质保证。

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经济发展并在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木任务。

发展阶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原有的生产力十分落后,物质技术基础非常薄弱,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工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仍然是手工工具和体力劳动。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提高。

但人口众多,资金严重短缺,经济发展技术相当落后资源相对不足,管理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这种落后的生产力状况为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的猜想
近年来,中国四万亿促进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蓬勃发展、薪资水平上升等等。在这些乱象中有人痛斥政府乱花钱,如果把花在高铁、高速上的钱发给普通老百姓多好,这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然而本人从国家及未来的角度做出一些猜想,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个正确的决定。首先从中国从放开商品房开始说起,房地产从此一枝独秀,一飞冲天,飞涨的房价和稳如泰山的工资形成鲜明对比,老百姓却怨声载道,政府只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提高百姓收入,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人成本的提升很快体现在物价上,物价也一路看涨。房价和物价的上涨又进一步刺激政府提高人民工资(这个提高当然是缓慢的),不断反复,可是这仅仅是国内的情势,从全球考虑,商品价格的提高使“中国制造”优势削弱,出口疲软。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GDP没有了出口的拉动就会增长放缓,为了保GDP(其实是保制造业)政府开始大力促进内需,四万亿投资(稍后再说)、家电下乡等等,家电下乡确实让老百姓掏出了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从而促进了内需、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但是美国不会让你这么安生,从中国房地产起飞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美元的升值,在中国制造业开始衰退后更甚。内忧外患的中国制造业“飘摇欲坠”,政府采取的家电下乡等努力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汇率上涨相比显得不够“给力”,面对利润不断减少的企业家们唯有另谋出路——到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其他国家开厂,中国企业的出走必然使国内失业率大大增加,同时也会使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更加不看好,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很困难。四万亿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政府为了留住国内企业、吸引外资所做出的努力,不是乱花钱。下面说个情况,有的企业家也到国外考察过办厂的可能性,虽然当地劳动力成本很低廉,但是物流、交通、配套设施、产业链都相对缺乏,工作效率也不高,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还是在国内办厂更加合适。从而可以看出,在劳动力成本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办厂环境也是留住企业、吸引外资的有效方式。看看现在的中国,高铁、高速快速建设,可以说四通八达,交通的改善也迅速的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与质量,再加上中国产业链比较齐全,不用到处寻找原材料,这些才是中国留住企业的优势。返回开始的话题,中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虽然耗资巨大,但这是为了能够留住制造业企业,而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留住了制造业企业就相当于挽救了中国经济。(补充:中国各项政策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不考虑在内)
希望采纳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021,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聚禄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xso.cn/124918.html

(0)
聚禄鼎的头像聚禄鼎
上一篇 2023年3月11日 上午8:41
下一篇 2023年3月11日 上午9:09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